「背負的名字」
有很多人不帶歧視就不會講笑話,只要不是中文使用者、深色皮膚,通常就會成為這群人嘲弄的對象。
想當網紅真的沒有錯,錯的是你連課本都懶得記還歧視當有趣。
(下文部分引用)
你可曾聽過Ngayaw Ake'、Ati Masaw、Mayaw Ciro、Arang Karo、Malo Ipong…這些看起來不太像英文但又好像唸得出來的名字?
這些人,都是在台灣職棒正在發光發熱的明星球員。Ngayaw Ake' (林智勝)、Ati Masaw (張泰山)、Mayaw Ciro (陳鏞基)、Malo Ipong (張正偉)、Arang Karo (鄭兆行)....事實上,台灣已經有許多在不同公共領域的原住民知名人士,都開始使用羅馬拼音作為自己被稱呼的方式。
更不用講台灣最知名的歌手 Kulilay Amit,我想那位社會評論家也不知道她是誰吧?對你來說,這位歌手的名字也一樣不需要被記住嗎?就因為不是以中文書寫唸讀?
原住民的名字,代表一個人的印記,代表這個人從何而來,繼承誰的生命而生,以及與土地、族群、部落的連結。在台灣這個多元族群的社會中,有其應該被尊重的價值。就如同我們身為漢人,每個人的名字背後,都有一段值得被記住的故事。尊重那人的名字,也如同尊重那人的家族背景與身份一樣。
延伸閱讀:
原民職棒球星:從現在開始,請記住我們真正的名字!
https://www.matataiwan.com/…/11/13/baseball-player-true-na…/
獨/原住民青年:別再叫我們簽中文了好嗎?(Savungaz Valincinan)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2679729